新生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周期较长,同时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条件及运行方式都对污泥的颗粒化进程、结构组成以及终的有机物降解效率有较大的影响,从而制约其在实际中的应用。而对于运行中的厌氧反应器,受金属离子等影响,发生有机负荷中1毒、微量金属离子中1毒等,导致厌氧颗粒污泥发生破碎、絮化,活性大幅降低,从而使反应器的处理效率急剧下降。如何使厌氧反应器内厌氧颗粒污泥重新生成,成为制约企业废水处理及连续生产的难题。
降低水力停留时间至20h,待其稳定运行,出水COD的去除率稳定在80%时,观察厌氧反应器内厌氧颗粒污泥情况。经过分析,制备的厌氧颗粒污泥要以甲1烷八叠球菌类型为主,同时存在少量丝状菌与杆1菌,外观直径以2-3mm为主。通过判断,厌氧反应器内厌氧颗粒污泥的二次培养成功。继续运行3个月,厌氧反应器COD去除率稳定(达90%以上),无任何酸化等现象, 产气量及组分均很稳定,运行正常。
颗粒污泥的培育与驯化,需要一定控制技术: ①要一次投加足够量的接种厌氧污泥 ②将反应器内温度严格控制在35—40℃,运行170天左右,颗粒污泥才能培养完成。 ③Ca2+能促进颗粒污泥的生长; ④水流剪切是促进颗粒污泥生长的有效措施 ⑤培养过程中应控制反应器内的VFA浓度在1000mg/l以下。 ⑥颗粒污泥不宜长期运行在低负荷状况下,这样易造成颗粒污泥空心化而流出反应器。 ⑦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颗粒污泥,必需稳定控制进水COD; ⑧颗粒污泥的采出应该是少量多次为宜。
主要研究结果如下: (1)通过控制有机负荷(organic loading rate, OLR)为8.8kg化学需氧量(chemicaloxygen demand, COD)·m~(-3)·d~(-1)、液体上升流速为5.4m·h~(-1)和水力停留时间(hydraulicretention time, HRT)为5.9h处理啤酒废水,好氧剩余活性污泥实现厌氧颗粒污泥规模化培养,颗粒污泥粒径达到2.5mm,粒径大于0.5mm的颗粒污泥占反应器生物总量的比率为57%。
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厌氧污泥厂家的安徽浪迅于2025/5/7 22:13:44发布
转载请注明来源:http://chizhou.mf1288.com/ahlangxun-2860714528.html
下一条:池州10L桶制作服务为先「多图」